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(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)

花儿 274次浏览

最佳答案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序言范仲淹(989年-1052年),北宋文学家,父亲是范绍,早年在乡间隐居达二十年,后因才学过人,被贵为官员,曾任安徽、湖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知州,官至右仆射、参知政...

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

序言

范仲淹(989年-1052年),北宋文学家,父亲是范绍,早年在乡间隐居达二十年,后因才学过人,被贵为官员,曾任安徽、湖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知州,官至右仆射、参知政事。范仲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,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,在政务之余,他不断创作散文和诗歌,曾经创作了大量文学佳作,留下了许多长篇巨著和难忘经典佳作。

十首经典

《岳阳楼记》

《岳阳楼记》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,是一篇名闻中外的古文名篇。

“臣昨舟楫于橘洲之上,披览前人所未尝睹之秘,游览于赤壁之下……忽逢沉鱼落雁之容,过接婵娟之态。盼风景之余,因思吴会之深,于是长吟浩然之曲,引吭高歌于庐山之畔,回腸九霄之上。”整篇《岳阳楼记》以“物我两忘”的境界来刻画旅行所带来的意境和真实的感受。其所表现的游历之境、参悟之境、心灵之境、文化之境和人生之境等,极其丰富。

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(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)

《苏幕遮·怀旧》

《苏幕遮·怀旧》是范仲淹的另一首著名词作。

“年年岁岁几人回?去年花里逢君别。此时此夜难为情!唯觉新雨鸳鸯浴,银烛秋思正凝练。征鞍客忆征鞍事,更唤起黄莺两岸。明月如霜照戍楼,踏歌声动笳箫管。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
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(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)

此词以“怀旧”为主题,将“情思”、“怀念”和“回忆”等情感融入词中。其格调高远,造句精练,在处理形象描写和情感讽刺方面也十分纯熟。

《滕王阁序》

《滕王阁序》是范仲淹最为著名的散文之一,已成为千古佳话。

范仲淹最著名的十首诗(范仲淹的经典诗词集锦)

“先帝曰:‘攻阙夺萃,不烦蕃封之盟;当惟并肩之臣,匹夫之勇。吾自当之,何患无成。’耿介老矣,睿智鸣于濠洲。时维纶跃马超骧,逐北荆州,吕蒙顺风而东。卒复闻犇报,大雨三日,而楼船已过。是役也,数惊恐者,数号泣者,非其亲戚,则其良人。”

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自己国家的爱。文章风格优美,文笔流畅,给人以许多思考政治和道德的启示。

《祭楚庙文》

《祭楚庙文》是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文章,主题是他去楚地寻找自己祖先的事迹和思考。

“嗟乎,吾史家之钟静者,不以于夏商而蹇,不以于周而贫。若夫秦陵汉茔,其罹乎胡虏,其旁乎荆阴,近世几莫得而整冢,几无子孙;故人谓曰‘祸从口出’。谁谓乎!老氏典之,五经载之,孔子述而不竭。”

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“祭文”,也是一篇有关历史文化、地理环境、人际关系的论述。范仲淹用舒缓流畅的文笔,你情我思的交代了一个全面而丰富、情节曲折而动人的故事。

《醉翁亭记》

《醉翁亭记》是范仲淹所著的一篇纪游散文,文中融合了范仲淹纵情湖山时的美景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“今路程将至,忽忆方寸之间日月荏苒,百忧所举,霎然肃宁,而况当世之芥乎?抑亦有不得已而为之者乎?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奚取于其年而求于其月?奚取于其月而求于其日?俯仰之间,已为此十有数矣。”

全文深入浅出,显然是范仲淹怀石感事的真正写照,作者用词汇方面的巧妙和文艺的熟练使这篇文章达到了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地步。

《岳阳楼记二则》

《岳阳楼记二则》是一篇开篇互引相称、完美结合的美文。范仲淹以爱国主义为主题,发挥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思想。

“其一,记乎西楼之下;其二,记乎东篱之下,虽有一望而两贻,吾犹尝居焉。夫岳阳楼者,固始祖所以瞻礼仪之典籍也,称别崇高,非吾恶之少年不假游目,而登斯楼也,则非临湘之请,谅笔墨之宜夫。”

这篇文章通过对景物描绘与诗文结合的手法,贯穿了琼楼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,再加上范文正版最感人的志士气节,将琼楼观景和史、文、景、艺合而为一,发挥出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具有深刻思考意义的文学价值。

《祭妹文》

《祭妹文》是一篇以悼念一位早逝女子为主题的文章。范仲淹的心境和伤感,都表现得十分自然。

“惜乎,将泣而新妇言工,杳无音讯,炎暑来燥,筋骸禀薄,此世间蹉跎之羸瘦,何足介意哉!既而想其从未经人世,独行颠沛,多见物情。一以由来,而触银汉;一以丧爱,而以上阳。”

这篇文章充满了伤感和哀思,但却表现得深具人情味。范仲淹细腻的笔调和真诚的文字意境,让不少读者直接感受到了生死之间的犹豫和人生遭遇所带来的思考。

《洛甫吟》

《洛甫吟》,孔凤歌的一篇曲词名。又称《衡阳太守东巡吟》。

“日色渐欲斜,阳山公谪仙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短由奢。墨子文始览,儒家论次第。孔庙经南越,忽思苍梧之好吟。湘水归路远,南人留赠何曾得。好园万亩半,参差四度皆相护。上有芙蓉枝,下有清漪水。霞映桥楼影空碧,花开寻径奇香洌。”

这首“洛甫吟”曲词,讲述了何卓中山,东巡至衡阳,游览美景,并作此篇曲词。范仲淹的口气,饱含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,更表达了对中山何卓的敬意。

《十一七曲》

《十一七曲》是百家文学之一,由范仲淹所作。

“清泉石上流,莫学殷勤诉。万枝红杏开世界,侬窗春色共人愁。孤鸟欲来时,群鸟亦哀嚎。昨夜东篱见,东篱止歇誉此草。”

《十一七曲》以温婉恬静的语言,讴歌了生命和生活,使人感到乐曲旋转的艺术氛围和美好境界的碰撞。

《劝学》

《劝学》是范仲淹的一篇名篇,是他以教育思想为主题的一篇诗文。

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,吾尝自感于颜渊之志,不求甚解,嗟夫!为之犹未晚也。应若只今之时,几何欲穷理彦之道,亦嘉言也!至于贵贱、贫富、皆有份于学,人之有裂足也,而走者先其一足耳。——意欲使后生可学也。”

这篇文章以“然思列勋先志而饰之以文采”,以及“呼吸不息地劝勉学生成才兴国”的出发点,明确指出只有好好学习,才能拥有未来。

《九日登高》

《九日登高》是范仲淹的一首诗,以登高为主题。

“终南有崇崔,鸟道丰葆。登高闲把棹,醉乐不知老。适下岐路归,细雨和轻颜。巫山空一峰,裴回岛吴烟。天地若有情,常寄南郑梦。”

这首诗以“逍遥自在”、“天地若有情”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与趣味、理性与反思的境界,也表现出范仲淹的深厚文学功底。

结语

范仲淹作为一代文学巨子,他的文学作品观念新、内容丰富、风格独特,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不同阶段和时代的不同特色。他的诗词如涓涓细流般清澈、晶莹,体现了他一生不断求索的精神。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文化宝库,不仅在文学方面,更在教育和人格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。